鉴赏篇 | 文笔点滴 | 我是旅人

11 “但,春天到了”

虽说春天来了,但今年的杉树花粉却一塌糊涂地多。我因此而不停地打喷嚏和流鼻水。

我因为患鼻炎的不适感和小学生时代变换年级的不安感的复苏,每年一到春天心情就变得很忧郁。真是尤其乏力困倦的季节呢。

但是看到烂漫盛开的梅花、樱花、油菜花,感到春季一到生命俄然间注入活力,就会很朴直得变高兴起来。(哎呀?即使是杉树开花也会是同样的心情吧。)户外,发情期的猫发出如婴儿般的鸣叫。

那么,这是是关于语言的。语言,是文化的最基本要素之一。如同空气一般,平时不太会注意到它的存在,但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东西。我们日本人的话,没有被强制剥夺过母语的经历,所以现在(提起)或许一下子意识不过来吧。试着想象一下对于生长的故乡的语言的恋眷吧。

我出生成长在九州福冈,对于所谓“博多方言”有着很深的感情。生活在东京,碰到了同乡的人,用博多方言说话兴致会高涨起来。福冈的人当中,有很多人对于自己的故乡格外多的自豪,即使来到东京也放弃不下博多方言。

不懂博多方言的人,会夹杂着“~タイ”、“~バイ”、“バッテン”等等语言模仿博多方言。“~タイ”是肯定的终助词、“~バイ”是带有劝诱含义的终助词,有微妙的差异;“バッテン”是和But一样的转折词。有很多人使用着却并不知道这些。题目的“バッテン春バイ”翻译成共通语的话是“だけど春だよね”(但是是春天了呢)。而“バッテン春タイ”则是“だけど春だぞ”(但是是春天了呀)。

在以九州为背景的电视剧中,会出现乱七八糟令哭笑不得的九州方言,有时会令人生气。要以九州为背景的时候,就应该采用真正的九州出身的演员啊。

如此这般感觉。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的语言,有时候觉得就是自己本身。同样,大阪人对于大阪方言、津轻人对于津轻方言都有着很深的感情吧。

然而对于“方言”,我有着很浓的兴趣。因为工作的缘故,有机会去很多地方,不管是哪里的人,只要向他们询问当地的方言,都会极乐意地向你拼命解释。例如,大阪、京都和神户;虽然毗邻语言却完全不同;即使同在一县隔了一座山语言也会有微妙差别;古代国境的遗痕残留在了语言中;知道这些复杂的东西之中的耐人寻味,是非常有趣的。当然,就算是东京,也存在和共通语有所差异的土生土长的语言。

但是令人遗憾的是,由于媒体的发达,日本全国就要变成一色的共通语了。强行灌输着“方言很低俗”这种明显是错误的概念。为何在外国电影或海外记录片中,乡下农夫的台词理所当然地要被译制成东北方言的腔调?

本来“方言”这种叫法就不好。如果要称呼的话就得说“地域语”等等啊。还有人称“讹化”(IKKI注:訛り(なまり)就是方言的意思),大阪方言和津轻方言可是比起共通语来老早就存在的,毋宁说讹化了的是共通语。

这是个急剧加速的时代,无论如何也是没办法的事了吧。

close